【两袖清风的成语故事】
“两袖清风”原作“清风两袖”。
于谦,字廷益,浙江钱塘人。宣德元年,于谦担任监察御史,身材高大挺拔,声音响亮,每次上奏应对时,皇上都会侧耳细听。……然而,于谦才学渊博,内心的欲望不多,遇到事情又能勇往直前,很少因有顾虑而犹豫不决的情况,所以招致有人对他憎恶、妒恨。九年任期届满后,才晋任左侍郎一职。
之前的河南官吏在M京朝见皇帝或办事时,通常都会顺便带点绢帕、蘑菇之类的地方特产,当作交际应酬的礼品。可是于谦在当河南巡抚时,每次回京城议事都不曾带任何珍贵的物品,还写下一首诗说道:“手帕、蘑菇、线香这些地方特产因官员强行派征、搜括,无法供人民享用,这样反而使人民因此遭殃。回京时,我是什么也没带,只有灌满衣袖的清风去朝见天子,免得老百姓来道短说长。”他就是这样约束自己的。
“两袖清风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做官廉洁,毫无贪赃枉法之事。也可以用来形容潇洒飘逸、超脱凡俗的样子。